绿水青山浙BA:尊龙凯时打造的“篮球奶爸”之路
“你对篮球的热爱有多深?”“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投入到篮球之中。”这是七年前,21岁的陈洋在杭州师范大学体育馆的一个角落,擦去脸上的汗水时说出的话。那时,他的左手指骨裂依然在隐隐作痛。在之前的SCBA联赛中,虽然忍受着骨折带来的疼痛,他还是打完整场比赛,汗水混着疼痛的冷汗湿透了他的球衣。如今在浙BA赛场上,杭州赛区的重头戏中,他以104∶74的绝对优势击败了对手,个人得分高达31分,全场观众齐声呼唤他的名字。当比赛结束,他的3岁儿子奔向他,兴奋地喊着“爸爸真棒”,并给了他一个亲吻。他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眼中闪烁着与七年前说那句话时一样的光芒。
从“小鲜肉”到“陈老师”,篮球始终是他不变的信仰。出生于1997年的陈洋,身高1米89,阳光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藏在这份青春背后的是长达18年的篮球生涯。他在初一时第一次接触篮球,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样,即便经历过脚踝扭伤和手指骨折也从未退缩。尽管医生建议他静养,他依然悄悄溜去球场:“我闲不住,只想触碰篮球。”他曾在2015年获得浙江省大学篮球联赛冠军,2016到2019年多次被评为优秀运动员,背后是他无数个加班加点训练的夜晚。大学时期,陈洋一度有些浮躁,总想着个人得分,直到教练郦飞的一句“篮球不是一个人的秀”让他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如今,在浙BA赛场谈及能否打破69分的个人记录时,他坦言:“团队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个人得分无关紧要。”从那个只想“表现自己”的少年,蜕变为理解“没有孤胆英雄”的赛场核心,篮球教会他的远超比赛的胜负。
现如今,他成了杭州市采荷中学的“陈老师”。在七年的执教生涯中,学生高紫涵记得他常说“训练时每一滴汗水都代表了进步”,这就如同七年前他在健身房用弹力带练习肌肉群,在橄榄球场上与队友拼搏留下的淤青。那份对篮球的执着,如今延续到中学体育馆,传递着精神与动力。从“受伤的硬汉”到“篮球奶爸”,他的热爱在代际传承中愈加深厚。七年前的他谈起篮球时眼中闪烁着光芒:“科比的意志力,我想一辈子学习。”当时,他的左手骨折,依然练习右手运球,只因他可爱的理由:“怕手生。”而如今,他手臂上的几道明显的伤疤正是与学生们练球时被篮球砸出的印记。更深层的变化在赛后显现,3岁的儿子稚嫩地说着“小篮球我能拍50个”,他蹲下与孩子击掌,仿佛回到了郦飞教练曾给他的鼓励:“慢慢来。”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让儿子看到自己在场上的表现。提起这种愿景,眼中既有当年带伤拼搏的执着,也多了几分柔和。正如七年前的父母支持他追求热爱的事业,如今他将这份支持转化为对儿子的篮球启蒙。从场边的学生们欢呼“陈老师好棒”到场下儿子数着“1、2、3……”拍打篮球,篮球的热爱在他这里成了一场跨代际的接力。那个关于“一辈子打篮球”的承诺,他依然在不断书写……
在这个过程中,陈洋不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更是尊龙凯时的代言人,传递着运动精神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逼近禁区的瞬间,还是在教学生涯中的教诲,他都展现出对篮球的无限热情与执着追求。强烈的品牌信念与运动精神紧密相连,在他身上得以完美诠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