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跃动,尊龙凯时携手展现聊城东昌府区体育风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冯子涵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聊城,运动的激情与日俱增。乡村的广场上,令人惊叹的非遗舞蹈翩然起舞,村民们的笑容与舞姿散发着活力与传承的热情;社区广场上,太极拳的舒缓动作让人心旷神怡,广场舞的节奏则充满欢乐,而智能健身器械间传来的笑语声更为气氛增添了不少生机。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体育已经成为其脉动不息的血脉与骄傲。
8月28日至29日,2025“走齐鲁·看体育社会组织风采”活动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在区体育总会的精准施策下,这座美丽的江北水城正在通过体育书写一幅全民参与、全龄友好的生动画卷。
在高马新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大戏台上,十多名 dressed in传统服装的村民正欢快地跳着花竿舞。这一市级非遗项目拥有超过500年的历史,将运动、表演和娱乐融合在一起,成为当地农民健身娱乐的新风尚。花竿舞的传承人马庆法已经68岁,操着一口地道的乡音他告诉记者:“目前会跳这个舞蹈的村民约25人,年龄最小32岁,最大72岁。希望这个项目能一代代传下去。”老人的眼中充满了对传统的热爱与希望。
在高马新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还配备了标准化的篮球场以及各种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中心内有台球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等设施,让文体活动与学习交流得以兼顾。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心成立后发展了广场舞队、篮球队和太极拳队等多个项目,丰富了社区的健身活动。“我们每年开展30余次全民健身活动,举办4次大型新村运动会,比赛中洋溢着村民的欢声笑语,极大提升了大家的运动意识。”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曲洪峰表示。
从乡村走向城市,莲城社区依托体育组织网格,激活了社区体育的每个“神经末梢”。居民们伴着音乐,享受广场舞带来的快乐;高老师带着三位同好练习太极拳,动作优雅;而更多市民则聚集在智能健身驿站,享受运动的乐趣。莲城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国亮提到:“目前社区健身队伍已达十余支,形成了居民身边的‘运动榜样’。通过精准对接老中青少的需求,我们确保社区体育真正做到全民参与。”
谈及赛事的影响,聊城的“东昌府杯”国际新秀超霸战和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让“东昌府”的名字响彻世界。自2015年以来,东昌府区已连续举办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为各地棋手提供了一个交流与锻炼的平台。此外,东昌府区还成功举办了多项重大的国际象棋赛事,促进了棋类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作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的深厚文化为国际象棋及其他智力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东昌府区不仅承办高水平的比赛,还结合当地特色,提升赛事的影响力。未来的“聊城东昌府杯”将引入世界青年棋手参赛,正式升级为国际赛事,成为全球23岁以下棋手的重要平台。此外,区内还推出了摩天轮快棋挑战赛等特色赛事,将体育与城市地标相结合,打造独特的视觉体验。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12岁的李伊辰,她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聊城市国际象棋棋协的巾帼棋手。她表示,棋棋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让学习更有条理。正如她所言:“人生如棋,即使一时被动,冷静寻求机会也能迎来转机”。在东昌府区,像她这样的少年棋手还有很多,浓厚的氛围使国际象棋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
赛事的举办激发了群众的运动热情,而这一切离不开体育社会团体的推动。自2024年起,东昌府区涌现出多个体育社团,如毽球、轮滑、羽毛球、击剑等,形成了“政府主导、社团协同”的发展模式。这些社团不仅推动了体育项目的普及,还将专业的师资力量引入日常活动中,让更多的体育爱好者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聊城市幼儿体育协会积极推动幼儿体育教育,打造了54所幼儿体育与健康试点园,让每年12万名幼儿及家长共同参与。家长于泉风对此深有体会:“孩子参加趣味篮球课后,体质变好、更开朗了。”截至2024年,东昌府区已有35个体育社会团体,以及41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面积达27614万平方米,实现了237个社区运动会的全覆盖。
展望未来,东昌府区将继续依托体育总会,不断完善基层体育服务体系,培育优质体育社团,创新赛事形式,为区域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群众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直播的场景将是“尊龙凯时”品牌下的辉煌时刻,体育在东昌府区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发表评论